2010年12月8日 星期三

教養大震撼 - NurtureSHock - 5

第五章 - 聰明:為什麼贏在起跑點不算贏
以城鄉差距及文化落差來看,鄉下地方長大的小孩似乎是已經輸人一大截了。」這句話初聽到似乎沒什麼錯,最近在看一本關於小孩教養的書籍,看了快一半吧!這句話彷彿又出現了轉還的餘地。有點人定勝天的感覺,或許那天我們已經不是在擔心小孩子的功課趕不上人家了,而是在擔心當別人家的小孩都變成天才,而我們自己的小孩不是時,那該麼辦?不過這一是本書的討諭內容,所以就先略過了。
1.七萬名英國兒童在11歲考的智力測驗成績與十六歲考的高中學測做比較,兩者具有高相關。假使托幼階段的智力測驗,其預測能力可以跟十一歲的智力測驗一樣好,其篩選資優生的準確度就能提升一倍。
說到「早慧」與「晚慧」的話,那我應該算是「很晚很晚慧」的那一種;不過這也不一定,只是隨著年齡不斷增加,開始會越來越重視思考,也才慢慢覺得多一點思考,做起事來越能是順心如意。有這樣的體驗,使我非常不喜歡以前所謂的智力測驗,也從不把那當一回事,再者智慧本身是多元的,價值更是隨時代而改變,輸在起跑點又怎樣,只要能找到自己的價值、努力篤行,還是可以迎頭趕上,有一天還是可以從對手的背上踩過去。不過最好也要有時時可能會被踩的意識。
2.把科學運用到實際人生,問題似乎不在最初的篩選年齡。即使在幼稚園,有些小孩真的明顯比同輩聰明一大截,不容辯駁。真正的問題應該是:
  •  因為晚慧而被排除在資優計劃之外的聰明小孩不應該沒有第二次機會;
  •  早早被資優計劃錄取的早慧小孩也應該得到客觀評鑑,確定他幾年後依然適合唸資優班。
經有一位老師跟我說過,以後有小孩的話要儘量在年尾生,起先也沒有太去留意這個問題;後來該位老師不斷地向我說明原因,並舉班上的學生做例子;同一年級的小朋友雖然年齡相差不到一歲,但是從統計的方法來看,似乎年尾出生的小孩,大腦的發展大部份都比其他的小朋友要來的快,故他一直強調我要去留意這個問題,儘量讓小朋友出生在9月到12月。
3.「起跑點沒有贏,晚一點再贏」才是最理想的。
有種逐漸向上發展的形式,也就是說小孩子從出生後慢慢學習、發展,以一套穩定的腳步學習成長;反觀贏在起跑點的小孩似乎有一種從高處落下的感覺,至於小朋友能不能忍受這樣的打擊則要看小朋友自己本身了;不過其實也不見得,在下認為不管是贏在起跑的小朋友,或晚一點再贏的小朋友,做父母或師長都應該要適時給予幫助,這是我認為比較好的方式。
4.因為資優班的篩選錯誤,許多真正聰明的小孩都誤以為自己並沒那麼聰明。但他卻聰明到足以對此產生認知;但那些掌握權力的單位已經認定,開發他的潛能將會耗費太多的時間與資源,而放棄。
個人比較傾向這應該是「自我價值認定」及「自我肯定」的問題,首先何謂聰明這很難講,再來為什麼我們的潛能要靠別人的認定;有沒有被選入資優班或別人放不放棄我們,這不是我們能掌握得,因為他們只能以他們所謂的客觀來評斷,但是對於每個人,只要肯用心的話,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價值的人。而不是淪為他人的木偶。


  2010-12-08
abao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